#瞭望2025#央视首次披露055型驱逐舰“拉萨号”与解放军预警机协同作战的能力,这条消息看似只是技术升级,实则暗藏战略深意。当万吨巨舰的垂发单元遇上高空预警机的千里眼,这套组合拳不仅改写了海战规则,更在印太棋盘上落下了一颗关键子。
(图1)
技术突破往往藏在细节里。
拉萨号(如图1)通过数据链与预警机实时共享战场态势,本质上是在玩一场现代战争版的“接力赛”——预警机负责发现目标,驱逐舰负责发射导弹,而制导环节则由两者协同完成。
这种“A探测-B发射-C引导”模式,巴基斯坦空军早在2019年克什米尔空战中就验证过其杀伤力:巴方歼-10CE战机在ZDK-3预警机支持下,用PL-15E导弹击落印军米格-21时,印度飞行员至死都没收到雷达告警。如今解放军将这套战术移植到海上,意味着055型驱逐舰的112个垂发单元,瞬间变成了能覆盖上千公里的“移动导弹库”。
这种协同作战最狠辣之处在于“降维打击”。传统海战讲究舰艇雷达的探测距离,但地球曲率限制了舰载雷达对低空目标的发现能力——这也是美军AGM-158C反舰导弹赖以生存的“隐身衣”。
(图2)
但当055舰的HQ-9B防空系统与空警-500预警机(如图2)数据贯通后,战场透明度被彻底颠覆:预警机从万米高空俯瞰,低空掠海的导弹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,而拉萨号发射的YJ-21高超音速导弹,完全可以在敌军舰载机拦截圈外发起致命一击。这种打法,本质上是用体系优势碾压单舰性能。
联合作战的化学反应还不止于此。北部战区演习中,舰载直升机充当了“空中数据中继站”,这种配置暴露出更宏大的战场设计——当卫星、预警机、无人机、舰载机全都接入同一张数据网络时,解放军的打击链条就变成了可随意拼接的乐高积木。
去年美军提出的“马赛克战争”概念,强调用分散的传感器和武器动态组合压制对手,没想到中国海军直接用055舰打了个样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YJ-21这类射程超1000公里的导弹,过去受制于末端制导难题,实际杀伤半径可能缩水一半,但现在预警机提供的实时航迹修正,让“千里之外取人首级”从宣传口号变成了作战选项。
(图3)
这种能力放在西太平洋的蓝图上,立刻显现出战略价值。当拉萨号这样的万吨大驱与山东舰航母(如图3)组成编队时,解放军在南海的“区域拒止”范围将呈几何级扩张。
美军智库曾测算,单个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圈半径约800公里,而055舰与预警机联动的打击半径轻松突破这个数字。更微妙的是,这种非对称优势会迫使对手陷入两难:要么把舰队后撤到安全距离丧失战术主动权,要么冒险前出成为远程导弹的活靶子。
总之,巴基斯坦用中国技术击落印度战机的案例,已经让新德里紧急追加了阵风战机的订单。如今解放军将同源技术升级为体系作战能力,引发的连锁反应恐怕不止于军事层面。